當家長的,都挺討厭會說謊的孩子,認為他們不誠實,長大以后會學壞。但其實,會說謊是件好事,因為孩子撒謊是「高智商」的表現,謊話說得越讓人看不出真假,人越聰明。
前幾天,嫂子哭著的給我打電話,我還以為出什麼大事了,結果她告訴我,她發現小侄女說謊了,覺得孩子變壞了,很傷心。聽了半天,才弄清楚來龍去脈。事情是這樣的,小侄女很喜歡吃糖,一買糖,就恨不得要吃完。嫂子為了控制她的量,把糖罐給藏了起來。
而小侄女很聰明,不知道什麼時候找到糖罐了,時不時的就去吃。這天,嫂子當場抓到小侄女在偷吃糖。嫂子就問:「你是不是偷吃糖了?」小侄女很倔強,一直說沒有偷吃。嫂子跟我說,偷吃糖不是什麼大事,但小侄撒謊,拒不承認的態度,讓她很生氣。
聽完嫂子的話,我表示理解。畢竟在家長們看來,孩子的世界應該是天真無邪,跟謊言決不能沾邊的。再者說了,小時候就會說謊,長大還了得。因此,在家長們看來,謊言就是洪水猛獸,非常之可怕。
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孩子撒謊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坦然接受,不盲目阻止才好。
孩子撒謊,并非是壞事
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在演講的時候曾說過:孩子的撒謊能力會隨著年齡而增強,會撒謊不是人格缺陷,而是一種聰明的表現。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想象力是人類的高級認知,當孩子開始撒謊,開始描述本來不存在的東西時,證明他長大了。這種長大和第一次說話,第一次走路一樣具有很大的意義。
專家們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給孩子一張含有小問題的試卷,而試卷的背面就是答案。通過屋子里的隱形攝像頭,專家們發現,多數孩子發現了后面的答案。當專家問孩子們答案的時候,那些偷看了答案的孩子說出了正確答案。
孩子撒謊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盲
隨后,專家們又問了一個答案的顏色和圖畫的這種陷阱性問題。言語工作記憶強的孩子,為掩飾他們看過正確的答案,給出了錯誤答案。而那些言語工作記憶弱的孩子,給出了自己看過的正確答案。
言語工作記憶
工作記憶就是一種處理信息的能力,言語工作記憶越高的孩子,說的謊就越逼真,越讓人難以區分。其次說謊也是一個「技術活」,有一個較為復雜的邏輯過程,需要大腦在短時間內快速運轉。不僅要知曉他人的想法,還要能夠說服自己。
除此之外,也有心理研究證明,孩子在2歲左右時,說謊的機率為30%,3歲左右,機率為50%。而到4歲的時候,說謊的機率高達80%。這說明,孩子學會說謊是成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孩子撒謊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盲
所以說,當家長髮現孩子說謊時,不必太過緊張,反而要高興孩子長大了。
當然,這也不意味著撒謊就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作為家長,還是要理智地看待撒謊的行為,正確引導孩子的習慣,讓孩子的聰明正向發展。
家長如何引導撒謊成性的孩子
◆要讓孩子敢于說真話
有些孩子之所以撒謊,不是因為他不想說真話,而是不敢說真話。因為一旦說真話,就會被責怪、打罵。此時,家長應該反思一下,是不是對待犯錯的孩子太苛刻,以至于孩子不敢真話。
個體都是趨利避害的,當他覺得說真話對他有害時,自然不敢說。因此,家長在面對撒謊成性的孩子時,應檢討一下自己,轉換一下教育的方式。
◆注意說話的語氣
有些家長在孩子犯錯之后,喜歡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點的位置指責孩子,連說話的語氣都很尖銳。可他們卻忽略一個問題,在孩子犯錯后,指責并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到底犯了什麼錯,為什麼會犯錯?
孩子撒謊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盲
就像有的家長會黑著一張臉,怒氣沖沖的問:「是不是你做的?」這句話,看似是問句,實則是篤定。讓處于極度緊張的狀態的孩子,下意識地說:不是。
想讓孩子自己說出真相,家長就要注意說話的語氣,注意自己的態度。因為當家長表現出對撒謊的極度痛恨時,并不能阻止孩子撒謊,反而容易促使孩子撒謊。
總的來說,孩子會撒謊的并不是一件壞事,但做家長的一定要注意往正向方向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