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排斥」給寶寶用尿不濕,寶媽只用一招,不出一周婆婆把公公訓了

Jiang酱 2023/03/16 檢舉 我要評論

如今,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幫忙帶孩子,因此,老新兩代人的育兒沖突一直層出不窮。就拿給不給寶寶用尿不濕這件事來說,寶媽們為了方便,大多是給寶寶用尿不濕;而很多老人都覺得尿不濕既費錢,而且寶寶捂著不好,因此很排斥尿不濕。

最近有網友推文稱,自家婆婆也很排斥尿不濕,一開始她也不知道怎麼辦好,但後來用了一招,讓婆婆再也不說不能給孩子用尿不濕了。

這位寶媽用的方法就是帶著寶寶去婆婆家時,把寶寶的尿不濕拿掉,讓他「自由」地撒尿,一開始婆婆還說「童子尿,珍貴著呢」,然而過了沒幾天,寶媽再要將寶寶的尿不濕拿掉時,婆婆趕緊阻止——因為夏天天熱,寶寶到處一尿,屋里的味道實在太大了。

還不到一周,公公回家看到寶寶又穿著尿不濕,開始嘮叨:怎麼弄的,又給孩子捂上了?這時候婆婆正在衛生間洗沙發墊,聽到公公的話怒吼:跟你有什麼關系?閉上你的嘴,尿不濕礙你什麼事了?男人家不懂就別瞎操心!

至此,這位寶媽和婆婆的關于尿不濕的「戰爭」以寶媽完勝而終結。

在很多老人幫忙帶孩子的家庭,都會存在由于育兒觀念不同導致的矛盾,既影響家庭的和諧,有時候還會因為吵架給孩子帶來一些傷害。如何化解這種矛盾呢?

1.雙方都多換位思考

無論是老人還是寶媽,有沖突時,都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比如寶媽要考慮到老人不愿意給寶寶用尿不濕是因為年輕時過了不少苦日子,心疼錢;老人要考慮到寶媽作為年輕人,接受更科學的新思想的機會更多,她堅持用新方式養育孩子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否定老人。

只有老人和寶媽都多換位思考,在育兒觀念不同時,才能互相理解對方的做法,從而減少矛盾和沖突。

2.把問題重點放在如何把娃帶好上,而不是「爭權」

隔代育兒沖突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老人和寶媽雙方爭奪「話語權」,但其實,雙方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把孩子帶好。

既然目的一致,那麼雙方就應該是合作的關系而不是競爭的關系,提前把權力和責任劃分清楚,雙方合作帶娃,在自己帶娃的時候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事,屬于別人的分工時,就接受別人的帶娃方式。

每個人做事的方式肯定會存在差異,無論是老人還是寶媽,都要懂得適當放權,懂得合作,信任別人,才能一起把孩子帶好。

3.遇到問題時,不要情緒化,要用具體方式解決問題

一些寶媽在和老人尤其是婆婆有育兒沖突時,容易情緒化,總是忍不住去指責老人,但這樣只會讓矛盾激化,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此時不如想想怎樣做才能把問題解決。

比如說,一位要上班的寶媽總是覺得婆婆給寶寶做的輔食太簡單了,沒有營養,說過很多次婆婆也不改,但問題是,婆婆并不知道她口中的「好的」「有營養的」輔食是哪些,怎麼做。

此時,與其再指責婆婆,不如想著怎麼解決問題:她可以把自己認為的一些好的寶寶輔食食譜整理出來,周末的時候多去采購一些做輔食的食材存放在冰箱中,然后再下載一些做輔食的視訊,教婆婆怎麼做。這樣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其實,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無論是親媽還是婆婆,她們都是寶媽的「盟友」,她們也都是普通人,存在自身的局限和問題,但她們中沒有絕對的壞人,愛孩子的心是一樣的,只不過方式不同而已。

既然如此,隔代育兒中就不必求全,只要大的原則沒有問題,又何必執著于一些小事呢?遇到問題就積極解決問題,而不是想著一定要和對方爭個高下,這樣才能一起合作更輕松愉快地養育好孩子。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