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好的朋友,小航的兒子,五歲了,除了乖乖地躺在沙發上,看著一部動畫片,什麼都沒有。
一般情況下,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都比較嚴格,所以他們很少有時間看電視。
正好上個星期,阿公和奶奶都來看過他,這下子,小家伙總算是有個靠山了,一看電視,就忍不住看個不停。
可是,當他一連幾個鐘頭都在看的時候,阿公實在忍不住了。
阿公走到電視機跟前,拿起遙控器,準備關掉電視機,笑呵呵地說道:要不,咱們去樓下轉轉,阿公帶你去買點吃的?
誰知,那孩子看也不看她一眼,對著阿公怒吼道:
「老頭,不要妨礙我看電視。」
阿公被自己的好孫子罵得一臉懵逼,一時沒回過神來。
她的閨蜜小航,本來就是個火爆的性子,見自己的女兒這麼「任性」,更是忍無可忍。
她穿著圍裙,三步并作兩步地走出廚房,一巴掌扇在了兒子的臉上。
「小家伙,你對你阿公說什麼?我是怎麼教你的?
阿公看到自己的孫子被打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趕緊過來勸架:「你先別激動,有什麼事,可以和他說。
「好了好了,乖孫子。
藍藍一看自己的母親要發火,早就被嚇破了膽,一屁股坐在沙發上,哪里還管得了那麼多,「哇」地一聲就哭了出來。
孩子為什麼要對老人破口大罵?
她的朋友冷靜下來之后,將兩個小家伙拉到自己的面前,給兩個小家伙上了一課。
後來才曉得,原來這個小孩經常從班里的同學口中聽到「滾蛋」的聲音,也在一些電視節目中看到對老人的稱呼「老頭」。
阿公不允許他看電視,他心里很不爽,一時沒忍住,就說出了這句話。
其實,許多孩子罵人罵人,不尊重長輩,不是他們被帶壞了,而是他們被周圍的環境所影響,加之他們的情緒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相對于成人來說,兒童的生活閱歷較少,腦部發育也較不成熟,在面對某些情況時,很容易被刺激到,表現出激烈的對抗性。
而且,對于小孩子來說,他們自己也是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罵人的意思。
罵人的時候,小孩只是一種對權力的追求。
你這樣做,是對我的冒犯,我年紀不大,卻要用這樣的方法來傷害你。
當然,有的時候,孩子不尊重長輩,口出惡言,這和他們的家庭環境有關。
例如,長輩們平日里對小孩過于寵溺,不忍心打罵,不知不覺地把自己擺在一個「下等人」的地位上,這樣慣了被人呼來喝去的小孩,就會變得更加頑皮。
又比如說,一些父母自己就滿口污言穢語,沒有最起碼的尊重,這樣的話,他們的孩子在這種環境下,也就不會尊重他們了。
小孩說臟話是對的,但父母打人就大錯特錯了
很多家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時候,都是這樣想的:
小孩子犯了錯誤,打一頓就行了,我就不信他不會吸取教訓。
但都到2023年了,還有什麼辦法,能比「棍棒教育」更管用?
每一個小孩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不排除一記耳光真的可以讓小孩「清醒」,給他一個深刻的教訓,使他以后不再重蹈覆轍。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這樣的教育方法,對兒童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很多孩子的性格都會受到影響,這都是因為小時候父母的錯誤教育造成的。
家長們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
「誰的小孩不是自幼就被欺負?他們的日子過得很好。
然而,他們并不知道,這些傷勢雖然看不見,但卻是致命的,哪怕過去了十年,甚至幾十年,這些傷勢都還在,很難愈合。
一招「降服」小孩罵人
小孩罵人罵人,肯定是有原因的,不是沒有原因的。
我們對兒童的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把他們當作一個有自己獨特個性的人來對待。
因此,你或許可以按捺住你的憤怒,蹲下身來,聽聽你的小孩在咒罵時是怎麼想的?
這是一種習慣嗎?
如果孩子只是一時沖動,并意識到自己犯了錯,那就沒有必要「把事情鬧大」了。
向你的小孩解釋為什麼不要罵人,要尊敬長輩,等等。
相反,如果我們不能及時糾正,或者孩子有了罵人的習慣,那就要從環境上尋找原因。
例如,父母平日的言行舉止是否得體,小孩有沒有交過「壞人」,幼稚園中有沒有「壞人」等。
我們可以因應情形,「對癥下藥」,并適當地加以管教,使兒童意識到罵人是不對的,逐步改正。
結尾:
小孩不懂禮貌,說話粗俗,可能有多種原因。
我們在教導和指導上,最忌諱的就是「以暴制暴」,要找出小孩罵人的真正緣由,才能做到「一擊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