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妹妹弄壞哥哥「定情信物」,慌張模樣太可愛,寶媽:自求多福

安妮 2023/04/24 檢舉 我要評論

引言

很多家長會發現,當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時,他們總是會喜歡亂動家里的東西,一不小心就會觸及到他人的隱私。在這種時候,父母應該及時對孩子做出引導。

3歲妹妹打翻哥哥的「定情信物」,不知如何是好,慌張模樣太可愛

3歲的妹妹正處于好動的年紀,總是喜歡隨意翻動家里的東西。有一回,妹妹盯上了哥哥一個十分珍惜的小木匣。

平時哥哥千叮嚀萬囑咐,不讓妹妹隨意觸碰這個小木匣,因為這是他非常寶貴的東西。哥哥越是不讓碰,妹妹的好奇心就越重。

于是趁著哥哥去上學的間隙,妹妹決定好好研究一下哥哥的這個小木匣子。沒有想到的是,妹妹一時手滑,竟然不小心將這個小木匣弄壞了,里面的東西頓時撒了一床。

原來小木匣中裝的是哥哥「定情信物」,是其他女同學給哥哥折的千紙鶴和愛心。妹妹意識到自己犯了錯,瞬間慌張起來,不知如何是好。

媽媽進入房間看到眼前的這一幕也表示無奈:自求多福吧妹妹。網友們見狀紛紛表示,這慌張模樣實在是太可愛了。

孩子總愛亂動家里的東西,可能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1. 孩子對事物的探索

孩子年紀還小,沒有足夠的能力應用其他的感官,所以總是喜歡用自己的手來探索未知的事物。孩子亂翻東西實際上也是對事物的探索過程,并非故意而為。

2. 分不清是非對錯

在孩子的潛意識里,他們是沒有是非對錯的觀念的。所以他們也并不認為亂翻東西是一件錯誤的事情。

在孩子的眼里,他們只不過是打開了抽屜,拿出了抽屜的東西,或是打翻了凳子而已。

這時的孩子還未形成自主意識,也并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后果。

3. 孩子太過無聊

孩子的精力通常都是比較充沛的,如果他們平時無事可做太過無聊,那麼通常就會選擇亂翻東西尋找樂子。

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翻東西的行為時,可以用其他的事物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帶孩子進行戶外玩耍等。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隱私?

1. 父母要成為孩子的榜樣

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尊重他人的隱私,那麼自己首先也要成為孩子的榜樣,做到這一點。

父母應該設身處地的真心為他人著想,懂得尊重他人。在潛移默化當中孩子自然也會受到良好的影響。

2. 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

父母希望能夠贏得孩子的尊重,那麼自己首先也要懂得尊重孩子。當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自尊并獲得了父母的尊重時,他們才能夠形成一個更加健康的人格。

3. 幫助孩子理解尊重的內涵

在日常生活當中,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理解尊重的全部內涵。要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格,尊重別人的身體,尊重他人的物品所有權等等。

與此同時,家長也要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要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后果。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