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心血來潮給兒子理髮,手拿「漏勺」一本正經,剪完頭髮后兒子眼神火了

Jiang酱 2023/03/30 檢舉 我要評論

在孩子年齡很小的時候,對自己的形象就有了一定的認識,他們希望能夠穿得漂亮,這樣就能夠得到同學和老師的青睞,這是孩子的正常心理,成年人尚且愛美,更何況是孩子呢,所以在形象上面,孩子也不能夠輸給別人。

前段時間,朋友發來了幾張給孩子剪頭髮的照片,因為那天剛好是星期天,孩子要參加少年宮寫字比賽,爸爸嫌棄兒子的頭髮太丑了,想帶孩子去理發店,但是小區門口的理發店關門了,爸爸只能親自上陣,幫孩子剪頭髮。

因為家里沒有梳子,爸爸找來各一個漏勺,然后蓋在上面,開始有模有樣地剪起了頭髮,兒子在一旁安安靜靜等著,估計是在想"爸爸到底會不會剪頭髮,怎麼這麼久了還沒好?"

十分鐘過后,爸爸拿開漏勺才發現剪短了,兒子一照鏡子差點崩潰了,大聲吼道:"你到底會不會剪頭啊,我不要面子嗎!",孩子眼淚都快要流出來了,因為下午他就要去參加比賽了,這麼丑一定會被同學嘲笑的,爸爸心理也感到非常內疚,但還是安慰孩子說不要緊,其實也沒有想象中的這麼難看。

就這樣,孩子頂著爸爸的"杰作"參加了少年宮比賽,這幾張照片應該就是剪頭髮的時候拍下來的,看到這里不禁讓人感到好笑。

其實,每個孩子都會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這是正常的心理現象,那麼造成孩子"愛美"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1、幼小的自尊心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在群體中能夠受到別人的尊重,于是他們開始注重容貌和穿著,爭取能夠給老師和同學留下一個好的印象,這種心理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非常正常,因為擁有自尊心的人,人格才是健全的。

2、攀比心理

孩子之所以非常愛美,和攀比心理也有一定的關系,有些孩子喜歡穿著名牌衣服到學校里,炫耀家里面的條件好,其他的同學看到了,就會產生攀比心理,覺得一定要比別人更好才行,這種心理的養成很顯然是孩子的思想還不夠成熟,喜歡用物質修飾自己,這種情況在學校里面很常見。

3、父母的溺愛

孩子人格的養成離不開父母的教育,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一定會形成一個畸形的人格,他們開始變得很愛美,然后崇尚物質生活,對于家長的付出不當回事,這樣長此以往下去,對他們的性格的養成非常不利。

孩子愛美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家長要采用正確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正確對待自己的形象。

1、自尊且自愛

一個健全的人格,一定是自尊自愛的人格,這一點毋庸置疑,作為父母要開始培養孩子正確的自尊心,告訴他們什麼是"美",什麼是"丑",讓他們形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這樣他們在做事的時候,心里才會有分寸,當然自尊之后更要自愛,這是作為一個孩子的本分,也是家長要做的教育工作,自尊自愛才是真正的愛美。

2、內外兼修

現在很多孩子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表,這的確是一種美,但是作為家長,要告訴孩子美不僅僅是輪廓,更是內在,一個人的內在取決于個人涵養和修為,所以父母要學會培養孩子的個人氣質,內外兼修,做一個受人尊敬的好孩子。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但是我們也應該要知道,愛美就像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作為家長要幫助孩子往正面的方向引導,培養內外兼修的習慣,做一個自尊自愛自重的好孩子。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