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陽光、開朗、樂觀、堅強、好學,六歲便承擔起照顧生病爸爸的重擔,生活的磨難不曾壓垮她,滿墻的獎狀是對她好學的褒獎。
她好好念書,夢想當一名老師,回報社會,為國家做貢獻是她純樸的愿望,亦是這個世界最美的光。
幸福的童年生活
2005年,李婧源出生于一個普通鄉下家庭,家里姐弟共三人,她排行老二。
她的童年生活和萬千家庭的小朋友別無二致。
父親為了承擔起家庭的經濟重擔,常年在外打工,一年才能回家一趟。
母親照顧著姐弟三人的生活起居,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日子雖平淡,卻溫馨幸福。
噩耗突然襲來
然而一場噩耗的降臨,將這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推入了萬丈深淵。
2010年,在外地打工的爸爸因突發腦出X,被熱心工友連忙送往醫院,雖然命被救了下來,但卻因造成大面積腦損傷,成了植物人。
這時的李婧源并不能理解什麼是植物人,只曉得在外常年打工的爸爸生病住院了,等他出院后就能陪自己玩耍了。
她心里特別高興,很快便把爸爸的臥室打掃得干干凈凈,希望愛干凈的爸爸高興。
然而,待爸爸回家后,她才發現,原來爸爸出院并不代表病好了,以前那個強壯有力,能為一家人撐起一片天空的爸爸。
現在,如同一個嬰兒一樣沉睡不醒。自己與家庭的未來,爸爸將永遠缺席。
一想到這,她的眼淚就止不住地往下落。
但沒多久,她便振作起來,因為她想起爸爸常對她說的話,做人一定要堅強,她在心底暗暗發誓,一定要照顧好爸爸,做個堅強的姑娘。
媽媽為了照顧生病的爸爸,身體也垮掉了。
挺身而出,接過家庭的重擔
可是,為了維持生計,媽媽必須咬牙堅持外出打工,姐姐上高中住校也難得回家一趟,爺爺生病(癱)瘓在床,奶奶年紀老邁,力不從心,照顧爸爸的重擔便落在了年幼的小婧源身上。
起初, 光是把洗好的衣服擰干,都讓她費了不少事。
洗好的衣服,她根本就沒力氣擰動,該如何是好? 小婧源思索片刻后,便靈機一動,她把衣服的一頭固定住,然后用雙手擰這一頭就省事多了。
愛思考的小婧源,憑借著智慧和摸索克服困難,迎面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奶奶心疼小婧源,不肯讓她做太多家務,可是小婧源更心疼奶奶,總是想盡辦法承擔起更多的家務。
她知道爸爸愛干凈,為了讓生病的父親有個舒適的環境養病,她總是把地面拖得一塵不染。
可是,每次拖地,小姑娘總會在濕滑的地面上摔 倒。換做別的小朋友,面對一次次的摔倒肯定會找父母撒嬌,讓父母引導一個更好的方法。
然而小婧源卻不能,一邊是在遠方打工的媽媽,一邊是生病沉睡不醒的爸爸,她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
漸漸地,她摸索出竅門來,只要倒退著拖地,不去踩濕滑的地面,就可以避免摔倒了。同時,這樣擦地還能讓地面變得更干凈。
自從爸爸成植物人后,她最重要的工作是給爸爸做飯,在這之前,爸爸什麼都能吃,可以和家人一起享用佳肴。
可是生病后的爸爸卻只能吃流食,所以爸爸的飯只能單獨做,她摸索著給爸爸做飯,希望爸爸吃得飽飽的、吃得好好的。
這樣,才能早日恢復健康。
她心中還有一個小小的心愿,那就是帶爸爸去外面看一看。小婧源知道爸爸以前光顧著打工掙錢,并沒圖過享樂。
她通過讀書,了解到原來世界這麼大,好玩的地方那麼多,她真想帶爸爸去看看、去瞧瞧。
因而,每天的一日三餐,小婧源做得格外用心。
奇跡降臨
在她的悉心照顧下,奇跡出現了!爸爸的身體逐漸好轉,竟然脫離了植物人狀態!
雖然依舊(癱)瘓在床,無法說話,生活不能自理,但是爸爸現在有了知覺,可以跟她笑,可以跟她握手了,還能從流食轉而吃一些糊狀的食物。
把菜湯燒好,盛出菜湯,把饃泡在里面,既營養又美味。
她端起碗,吹涼后一勺勺地喂給爸爸吃,爸爸偶爾會發會嗯啊、嗯啊的聲音,是對小婧源照顧的回應。
照顧爸爸,好好念書,小婧源的生活簡單而忙碌。
時間,對于小婧源來說十分寶貴,她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她跑著上學、跑著放學,為的就是能多爭取一點時間照顧爸爸。
中午,她在學校吃飯時總是跑著去食堂,趕緊吃飯,好利用別人午休的時間,多讀會書。
好好念書,是改變家庭狀況的唯一辦法,只有把書念好了,她才能用小而稚嫩的肩膀撐起這個家。
她才能完成帶著爸爸出去轉轉的心愿,才有能力給爸爸買身好看的衣服,帶爸爸去嘗各種美食。
面對生活的不公,小婧源從來沒有絲毫的埋怨,反而,她會樂觀面對。
她覺得雖然自己家里的事情比較多,但在處理和溝通時鍛煉了她的語言能力。
遇到不會的數學題時,她不會馬上問老師,她覺得老師既然出了這道題讓自己做,那麼這道題所考察的知識范圍肯定不會超綱。
她會換一種思路來解題,一個小時想不出來,就兩個小時,再不行就用一天的時間想,一邊想題,一邊照顧爸爸,她從來不會被困難打倒。
有時題目會在自己的努力下得解,有時實在陷入困頓,她才會去問老師,老師一番指點后,她很快就能明白。
小婧源覺得只有這樣,她才會記得更深刻,也只有自己認真思考后,才能明白自己的方法有哪些不足。
滿滿一墻的獎狀,是這個家最亮眼的裝飾。她不但學習成績好,還積極參加學校各項社團活動,她是學校合唱團的成員。
她對唱歌情有獨鐘,她會把每首學會的歌唱給爸爸聽。
每次學校合唱訓練一結束,她就匆匆忙忙往家跑,她想趁著訓練休息的這一點時間多照顧會爸爸。
一進門,小婧源就開始用英漢兩種語言向爸爸說我回來了,給爸爸一個熱情的擁抱后,她便開始麻利地幫爸爸擦身,一邊干活,一邊給爸爸唱歌,這是她最快樂的事。
起初,小婧源唱歌給爸爸聽,爸爸絲毫沒有反應。沒想到在她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奇跡發生了!
有一次,她問爸爸覺得這首歌好聽嗎,好聽就跟她握握手,沒承想,爸爸真的伸出了手!
時間久了,不論見到誰,小婧源的爸爸都會習慣性地伸出手來握手。
小手牽大手,牽出的是愛與孝道。
給爸爸洗衣服、做飯、擦洗身體、倒便壺……小婧源現在做得十分嫻熟。然而這份嫻熟是來自長達八年的生活歷練。
感人事跡成為佳話
2018年,年僅13歲的小婧源獲選「最美孝心少年」光榮稱號。
就在她準備前往北京領獎的前兩天,厄運接踵而至,她深愛的爸爸因為再次腦出X,永遠地離開了她。
面對爸爸的離開,小婧源悲痛欲絕,因為她想帶爸爸出去看看的夢想,再也實現不了。
可是她不遺憾,這八年的陪伴,她付出了全部的愛。
現在,小婧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當地的重點高中,她把全部的愛都給了年邁的奶奶。
前行的路還很長,我們真誠地祝愿小婧源能實現自己當老師的愿望,讓愛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