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出生,首先讓父母比較為難的第一件事就是取名字。很多父母都因為取名字這件事而發愁,畢竟對于一個人來說,名字伴隨我們一生,而好的名字,獨一無二的名字,是每個人都想要的。
我們每個人的姓名,都或多或少承擔了文化傳承的角色,成為一個家族的文化記憶或載體。古語有言:「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
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對于一個人的姓名重視程度。姓名是父母贈予孩子最美好的瑰寶,它承載了父母對于孩子的最深切的愛意與期待。
網上看到有一位封姓寶爸,妻子和他結婚后沒多久就懷孕給他生了一個孩子。開始懷孕時因為都是新手上路兩位新婚夫妻也沒怎麼想過給孩子取名字,每天都只是摸摸顯懷的肚子,感受一下生命的流動,彼此對于成為父母這件事都沒有太大的實感,「就像做夢一樣,挺稀奇的」封爸爸說。
取名字的事情開始的時候兩位都是一直叫著肚子里的孩子寶寶的,直到後來孩子出生了,需要給孩子取名上戶口時,他們才想起他們還沒給孩子取名字。
「封」姓父親給寶寶取名,脫口而出2個字,給寶媽氣得要失婚!
「封」姓是比較少見的一個姓氏,如何把一個名字取得又好聽又有意義呢?為了這個事,封爸爸查了許久的字典,結果卻是一直一無所獲,沒辦法的封爸爸干脆直接拍板,對著自己的妻子說「叫封狂吧,一聽就很瀟灑霸氣。」
這個名字乍一聽好像沒多大的問題,封爸爸也挺滿意的,覺得自己這名字一聽就很高大尚,但要知道,漢字最好玩的就是諧音梗,「封狂」這不就是「瘋狂」嘛!一聽就不吉利,封媽媽直接就否決掉了,還威脅說要是真敢用這名字上戶口就立馬失婚。
不得不說,封媽媽這個做法是極為正確的,這樣的名字我想無論是誰聽了都不會喜歡。當然,如果你是給自己的小說主角取這麼個名字的話還是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畢竟小說講的就是逗趣以及戲劇性。
姓名不僅僅是一個符號,更是一個招牌,一種象征,一個有著巨大能量的集合體。那麼在一個家長實在弄不清楚該給孩子取什麼名字的時候,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的名字既不難聽,又很好地避免被別人捉弄取笑,保住孩子的自尊心呢?
那麼給孩子取名字要注意哪些呢?
一、避免諧音
漢字是非常奇妙的,一個字有很多種讀音甚至有時一個讀音能有很多個字,這也就造成了很多的文字游戲,甚至一些有趣的諧音梗。其中諧音最甚行的地方就是給別人取外號的時候,就比如先前的「封狂」——「瘋狂」,「杜紫藤」——「肚子疼」等。
這些就是家長要注意的地方,當然也有一些諧音是比較浪漫的,比如「艾希」——「愛惜」,「安欣」——「安心」等這兩個很明顯就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期望與祝福的名字。所以父母最好還是在取名前三思而后行,盡量往好的方面去靠攏。
二、避免生僻字
很多時候我們的日常用語都是常用的一些字詞,簡單好寫,且大部分人都念得出來。可有些父母為了顯示出自家孩子的與眾不同就都喜歡特立獨行的用一些生僻詞來命名。
于是當自己孩子與別人自我介紹時就會發生一些尷尬的現象,那就是別人搞不太懂他的名字到底要怎麼寫,甚至會一次次地寫錯名字,這時就需要他自己一遍一遍地重復書寫介紹,格外的費力不討好。
三、避免明星游戲名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追星,打游戲。于是有的父母為了趕時髦和潮流,或者只是單純好玩可能就會給自己的孩子冠上一個游戲角色或者明星偶像的名字。
一開始孩子被叫這個名字可能不會覺得怎麼樣,但之后孩子長大后,在別人都對她說自己的名字寓意如何如何,問他名字有什麼寓意時,請問做父母的應當如何說呢?告訴他只是覺得好玩嗎?
每個孩子的姓名都是自己父母給孩子在世上的第一個祝福,姓名好比我們自己的衣服,是我們與人交往時除外貌性格之外的第二特征,也是我們對外比較重要的一張名片。
總結:如果說孩子剛出生就是一張白紙,那麼姓名則是白紙上的第一個重點標題,其他的內容不管好壞,一切都是圍繞著它。而作為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讓這個標題變得更好且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