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兒子花200元只買了1袋鹽,寶媽找上門不滿質問,收銀員:看監控記錄吧

安妮 2023/03/20 檢舉 我要評論

李女士的兒子樂樂是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在學校里已經開始學習加減法了。所以媽媽經常會讓他幫忙去商店買一些生活用品,有一次,李女士發現家里的鹽沒有了。忙著做菜的她只好叫樂樂下樓去商店幫他買一包鹽回來。因為身上沒有零錢,所以王女士只好把一張大額的200元交給了孩子。

等樂樂回來之后,只帶回了一包鹽,沒有把商店找回來的零錢給她。王女士問兒子:「你花了200元只買了一包鹽?」兒子支支吾吾地說:「商店說這一包鹽就要200元。」

6歲兒子花200元只買了1袋鹽,王女士一聽兒子這麼說,肯定是收銀員坑了自己兒子,否則一包鹽怎麼可能賣到200元呢?這位 寶媽找上門不滿質問。

李女士懷疑兒子被坑就問收銀員:「我兒子說他在你這買一袋鹽花了200元,你們商店不是坑人嗎?」收銀員一看剛剛來買鹽的小孩,明明自己給孩子找了錢的。

最后收銀員調取了監控:「你看監控吧!」李女士看了監控之后才發現,收銀員真的給兒子找了錢,可為什麼剩下的零錢會不翼而飛呢?再三追問之下,兒子才告訴她,因為自己想買玩具汽車,錢還是不夠,所以就把找的錢存進了存錢罐。最后李女士只好帶著陽陽給收銀員道歉,說是自己誤會了。

父母如何給孩子進行金錢教育?

1.讓孩子了解金錢數額的概念

孩子年齡小,對金錢沒有概念。所以,家長應該在帶孩子購物時加強孩子對金錢數額的概念與了解。當孩子能夠認知金錢的數額時,他們才不會盲目的花錢。

2.有付出才能有收獲

父母給孩子零花錢時,并沒有要求孩子對此進行付出,這會讓孩子覺得金錢來得太容易。這樣的行為方式會讓孩子漸漸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毛病。你想要的東西,并不能垂手可得,你必須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獲得。譬如說,在家里每天幫媽媽洗碗打掃衛生,一個星期之后,爸爸媽媽再答應給你買你想要的玩具。家長應該培養其正確的用錢觀念,并告訴他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

3.學會管理自己的錢

孩子們一般都有自己的壓歲錢,而且孩子上小學后,父母也會給予孩子一定的零花錢。教會孩子如何合理支配自己的錢,就等于給孩子上了一堂最好的金錢教育課了。例如,可以教導孩子把錢分成三份,一份存起來,一份備用,另一份自由支配,可以用來買學習用品、零食或自己喜歡的物品。還可以讓孩子把收入和支出記錄下來,然后根據記錄隨時調整支出,讓收支平衡。比如,剔除沒必要買的東西,這樣就可以把更多的零錢存下來。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