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老年人心里,根深蒂固的觀念是養兒為防老。對于兒女雙全或者有兒子的家庭,這個觀念不必細說。自古「養兒防老」這一說法,作為社會生產力主力,兒子給父母養老壓力不大。反觀只有一個女兒的家庭,父母養老便成了一個大問題。
68歲的王阿姨,只有一個如花似玉,性格溫和善良的獨生女。當初女兒大學畢業,執拗著要嫁給草根男王偉,王阿姨和老伴是堅決反對。原因是王偉家里兄弟姐妹四個,父母多年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以務農維持生活。兄弟姐妹中,王偉學業優秀,是家里的一枝獨秀。
并非王阿姨看不起鄉下人,是因為她太了解王偉的處境了。自己當年就是不顧父母反對,破釜沉舟嫁了個鳳凰男,這一輩子婆家人,不管是那個兄弟孩子上學缺錢啦,或者是妹妹進城看病,住不進醫院等等,都是她和老伴出錢出力。他們背負的是一個家族的榮耀,承擔的責任也是可想而知。
王阿姨兩口子拗不過女兒,忍著委屈遂了女兒的心愿。去年老伴患病過世了,這個春節,是老伴離開的第一年。王阿姨心里是很孤獨凄苦,後來女婿打了電話,邀請她去過年。王阿姨喜啼而泣,收拾好行李坐上區間車,出站后坐上女婿的車。沒過兩天王阿姨哭訴:我去女婿家過年,吃飯不讓上桌子,女兒沒地位難做。
王阿姨哭訴:
我叫王玉梅,今年68歲了。當年我的父親是政府高官,我大專畢業,輕而易舉的進入了區政府成了公務員。那時候,父親的秘書劉鵬,鞍前馬后照顧著我父親的工作要事。他幾乎天天都要來我家接送父親,一來二去的我就看上了他。盡管父母認為劉鵬有才華,有眼色,腦子靈活,但是出身寒門,怕我嫁過去受苦,持反對意見。
但是我喜歡劉鵬忠厚老實,脾氣好,處處都照顧我,順從我。最終,我們還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第二年我懷孕了,誕下一個兒子。令人遺憾的是,這個孩子生下來就是癲癇病,我們兩口子東奔西跑,走街串巷,看了很多偏方,中西醫都看了。還是無法醫治好,兒子8歲時就過世了。
女兒露露比兒子小兩歲,因為我們經常帶兒子去各地看病。女兒是由農村來的婆婆帶著,她生性柔弱,靦腆乖巧。兒子走后,我們就把女兒千般寵愛,萬般呵護。女兒喜歡跳舞,幾年的形體訓練,女兒不僅氣質脫俗,跳起舞來也是婀娜多姿。大學聯考填報志愿時,她報考了藝術院校。大學畢業后,應聘到中學當了音樂老師。
對于女兒的婚姻,我手上有很多優質資源。偏偏女兒與我南轅北轍,她拒絕我給他介紹的高富帥,喜歡上了一個相貌平平的理工男。她說:「媽,像我這種藝考生,文化上是短板。將來有了孩子,作業都輔導不了。我就崇拜高材生,人家才是貨真價實,在市場吃香。就像王偉,是個妥妥的潛力股」。
看到女兒這麼有主見,我把反對的話咽到肚子。王偉是985高校畢業,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程序員。說心里話,他就是這個學歷和工作,能擺在桌面上。其它的條件實在是差的遠,他是家里老小,上有兩個哥哥和姐姐,大事小事都要麻煩他。最要命的是他父母年邁體弱,進城看病時全部費用都由王偉承擔。
王偉為了更好照顧父母,辭掉省城一線城市的工作,應聘到父母所在的地市級,三四線小城市工作。讓我們氣憤不已的是,女兒夫唱婦隨,也從風光無限的大城市,走向巴掌大的四線城市。見上她一面,坐捷運都要三個小時。原本是養女兒防老,她卻為了丈夫拋下我們,成為一個遠嫁他鄉的女兒了。
自從女兒嫁到這個窮鄉僻壤的小城市,除了孫子滿月宴時,我和老伴風塵仆仆趕去,看了看外孫,發了個5萬的大紅包,就再也沒有去了。女兒也只有每年初二,一家三口來給我們拜年,平常只是通個電話報平安。看到別人家女兒,和父母常來常往,親密互動,自己有個頭疼腦熱,女兒盡心照顧,我羨慕至極。讓女兒遠嫁,我腸子都悔青了。
隨著我和老伴年齡的遞增,身體各個環節都出現故障。我是心慌氣短,冠心病。老伴是三高患者,稍微遇到點事或者受點勞累,血壓就噌噌串的很高。去年93歲的老公公過世,我們坐區間車倒公車,到縣城再坐蹦蹦車,一路上車馬勞頓,趕到家時,已經天黑了。鄉下人過喪事很講究,場面鋪的很大,吹嗩吶,唱戲,哭喪,寧陵,祭拜祖先。
這一系列事情進行完,都深更半夜了。第二天四點多,兒女要燒到頭紙,給過世人洗臉,祈禱。等到侄男子弟全到起,鑼鼓喧天敲打著,全體孝子披麻戴孝哭著埋人。這一系列事情還沒有進行完,我就感覺老公氣色不好,頭冒冷汗。他不停的在路上給嘴里塞藥,等到我們疲憊不堪的趕回家,他因心臟病發作,搶救無效,撒手人寰了。
丈夫的突然離世,我就像丟了魂一樣。趕忙打電話通知了女兒,親朋好友看到我孤立無援,都熱心幫忙料理。直到入殮蓋棺那一刻,我才等到女兒風塵樸樸的趕回來,他說女婿有事抽不開身。我雖然心里窩了一肚子火,但看到女兒爬在老公棺材上,哭的聲嘶力竭。對女婿的所有不滿,我只能打掉牙齒咽到肚子。
女兒陪我睡在一張床上,給我說了很多寬心話。提起丈夫在世時的一幕幕情景,我們娘倆抱頭痛哭。女兒陪我待了一周,言談舉止中她提起外孫,嘴角總是浮出淺淺的微笑,臉上也洋溢著母親的幸福。唯獨只字不提她的婚姻和公婆,女兒性格內向,她不想說的話,無論如何都是撬不開她的嘴巴。
一周后女兒走了,我的生活陷入了空前的安靜頻道。因為這兩年疫情嚴重,許多人都是選擇封閉在家。我開始每天練唐宋詩詞三百首,邊寫邊大聲朗讀。只有陷入另一個世界里,才會淡忘眼前的悲傷。女兒的電話很少,打過來也是三言兩語。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快一年,年關將至,我落寞孤獨的情緒,就像云霧繚繞又回到我身上。
就在這時,女婿竟然給我打來電話,邀請我去他家過年。喜悅的心情如同潮水,涌入我的全身。我即想念朝思暮想的外孫,又想知道遠嫁的姑娘這些年,究竟過得好不好?我在大超市給孫子采購了很多禮物,給親家母親家公和女婿,分別也都準備好了春節禮物。我在期待和盼望中,收到了女婿發來的區間車票。一坐上車,我心里還噗通噗通跳,有些激動。
下了區間車,女婿和女兒,孫子三個人都來迎接我,我喜出望外。上前就想抱抱孫子親熱親熱,13歲的孫子個頭比我高出半頭,對我客氣又拘謹,就是不親近。看來孫子是誰帶就跟誰親,我這個姥姥缺席了。我以為女婿家就是他們三個人,沒想到在門外,都能聽到七嘴八舌的嘈雜聲。進了門才知道,王偉的七大姑八大姨,圍了滿滿一桌子人。
王偉將我作了介紹,親家母上前寒暄幾句,其它人也都客氣的點點頭,繼續搓麻將。我順著女兒的目光暗示,將行李放進了孫子的臥室,他們安排我和孫子住一個屋子。小小的廚房里,擺滿了各種做飯食材。女兒忙的腳不挨地,就連上廁所都是小跑步。看到這心里,我鼻子發酸,心里很不是滋味。心疼女兒我就擼起袖子,和女兒一起做飯菜。
七大盤子八大碗,很快就擺上桌子,一個大圓桌坐了12個人,王偉和他家親戚興奮的開吃了。這張桌子上,竟然沒有我和女兒的位置,甚至都沒有人看我們一眼。似乎,我和女兒就是伺候他們的傭人,就該天經地義為他們服務。我看著女兒操勞過度的雙手,手背上布滿了褶皺。額頭的發絲已泛白,眼角兩邊也有魚尾紋,我的眼睛又一次潮濕了。
女兒拉著我趕忙回到廚房,她呈出來兩個大碗的燴菜,讓我和她一起去孫子的小房間吃。這一瞬間,我忽然明白了,女兒在娘家我是捧在手心的寶,當金枝玉葉般供養著,更是舍不得讓她做這些粗活。遠嫁他鄉就成了草,就成了全家人的保姆,任由王家老小漠視和摧殘。我氣的眼前火星子四濺,氣勢洶洶的拉著女兒走到客廳。
我對著這群人,流著眼淚大聲說道:「女兒,咱不在這吃,媽帶你去大飯店吃。王偉,我女兒放棄大城市的優越條件,跟著你回到你家鄉。你就是這樣對待她?她是你的使喚丫頭還是免費保姆?哼,我以后再也不來了。」我一口氣說完,看到這群人面面相窺,空氣忽然靜的出奇。王偉站起來,一臉的尷尬不自然,他支支吾吾想做解釋,我拉起女兒頭也不會的離開了。
遠嫁他鄉的女兒,能遇到一個憐香惜玉的女婿是福氣。遇不到的話就要受一輩子苦,因為是遠嫁,娘家人愛莫能助,鞭長莫及。父母需要你時,你無法盡孝,更盼不到你回家的身影。我可憐的遠嫁女兒,你要獨自學會堅強,更要懂得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