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導語
「孩子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說到做作業,瞬間是雞飛狗跳,嗚嗷喊叫……」
這是很多網友總結出來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時,會出現地形象的場景,并且得到很多家長印證和肯定。
說到家長陪孩子寫作業,可謂是各種狀況頻發,比如之前有「33歲媽媽陪孩子寫作業,怒氣上涌引發腦梗緊急送醫院」,而大部分家長面臨的狀況是:孩子寫作業時不專心,家長苦口婆心催著寫;孩子做完作業,家長查改、簽字;若一時沒忍住發了脾氣,便開啟怒吼式溝通……
為此,有的孩子便和家長展開了斗智斗勇的寫作業模式,下面這個孩子的操作讓網友笑噴的同時,也讓家長差點氣暈。
02、案例
最近,李女士的兒子一反常態,每次放學吃了午飯,就主動回他的房里寫作業去了,而之前都是李女士催來催去兒子還磨嘰著不去寫作業,喜歡往后拖延。
李女士心里為此竊喜不已,以為自己對兒子苦口婆心的教育起了作用,于是,高興之余,李女士覺得兒子現在這麼自覺寫作業,就想著給兒子切一些他最喜歡吃的水果,在不打擾兒子寫作業的情況下,悄悄給兒子送進屋里去。
李女士端著水果輕輕地推開兒子的房門,看到兒子坐得很端正,兩手放在桌子上,低著頭在非常認真專心地寫作業,她欣慰地露出了笑容。
但是,當她走近一看,眼前的一幕令李女士頓時火冒三丈,端水果的手都在顫抖了!除了桌子上的一雙手外,兒子居然還有兩只手放在桌子底下,正拿著手機在玩得不亦樂乎!
原來,桌子上的那雙手竟然是兒子把衣服袖脫掉,偽裝非常逼真地「假手」,是兒子用水杯塞在衣服袖子里面偽裝的手,并且偽裝成認真學習的模樣,讓人從背后看真簡直就和和真的一樣,看背影,完全是認真學習的好孩子背影。
03、分析
看到這個孩子為了逃避媽媽監督他學習的眼睛,想必是費盡周折,絞盡腦汁想到了這個「好辦法」,也或許是他從其他同學那里「取經」過來現學現用。
就連偽裝的那個姿勢,估計他自己都要從門口方向往里面看很多次,才能偽裝的那麼逼真,多次逃過他媽媽的眼睛。
不過,這個問題也說明,孩子在寫作業這件事上,與家長不能達成一致,孩子在玩和學之間,不能很好地平衡時間,才會為了看手機,用學習做幌子來騙家長。
似乎這也是孩子的天性,就像我們小時候愛看電視,家長不讓看電視,我們也是和家長斗智斗勇,一個大學舍友曾經我們分享她小時候,和她媽媽在看電視上斗智斗勇的方法。
她說,節假日周末時候,她媽媽一上班走,她會再認真坐著寫會作業,因為怕媽媽突然返回來突擊檢查,然后她就會聽著動靜,感覺差不多了就回去開電視。
她媽媽無論把遙控器放哪里,她都能找到,并且保證媽媽回來之前把遙控器放的位置和方向和媽媽放得一模一樣。
但是後來她媽媽發現了異常,回來后會摸電視熱不熱,她便在媽媽回來之前提前關掉電視。
孩子寫作業時,和家長斗智斗勇的景象似乎一直在上演,只是現在的孩子更有個性,更聰明,電子設備更多了。
04、家長如何做,才能讓孩子積極完成作業?
雖然說孩子寫作業,主要靠自覺,但是,孩子天性就是比較愛玩,如果家長不管不問,孩子脫離家長的監督,總會玩性大發,把作業拋諸腦后了。
那麼,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放學了自覺積極完成作業呢?下面的幾個方法家長不妨試試:
第一、家長和孩子提前溝通好每天晚上幾點前完成作業
這個方法我一直在用,感覺挺管用。我女兒現在讀小學三年級,我們約定,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沒有興趣班的時候,晚上7:30之前完成全部作業。如果在這個時間點之前完不成,我就不給她檢查作業簽字了。
因為老師每天都要求家長檢查孩子作業并簽字,如果家長不簽字,孩子到學校后應該老師會批評談話之類的,所以,女兒為了避免我不給她簽字,她都會放學了就先去寫作業。
第二、為了避免孩子寫作業時候搞小動作,把書桌上可以玩的東西都收走
孩子因為愛玩的天性,容易被其他好玩的東西吸引了,如果書桌上有好玩的東西,或者有課外讀物,他們就會被吸引。
同樣,孩子寫書面作業時,電子設備不能帶到寫作業的房間,如果有需要用手機等打卡或者做線上作業,可以讓孩子完成書面作業后,再把手機登電子設備給孩子,然后根據線上作業時間,規定孩子多久做完。
第三、少嘮叨,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
孩子寫作業時候,家長不要在旁邊盯著,更不要看著孩子坐姿不對,寫作業磨嘰等就在旁邊嘮叨不已,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反感。
05、結語
隨著科技的發展,教育也使用了科技教學模式,越來越多的作業都需要在線上完成, 這就需要家長把控好孩子看電子設備的時間,以免孩子看得時間太久,影響孩子的視力。
特別是手機,更是吸引孩子,里面的各種游戲是孩子的最愛,確實家長最頭疼的。案例中這個男孩是偽裝成寫作業,低頭玩手機,更有的孩子會躲在被窩里玩手機,這樣對孩子的眼睛傷害更大。
所以說,面對孩子的作業和電子設備,家長可以取一個平衡點,讓孩子在高效率完成作業的同時,適當獎勵孩子看手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