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都知道抓周是什麼,他是寶寶長到一周歲的時候,想通過寶寶對某個東西的興趣從而看出寶寶將來能夠從事怎麼的工作,當然這種抓周的方式是從老古人流傳下來的,不知道準不準,但是很多寶媽寶爸們都希望通過這種娛樂的方式來了解一下自己的寶寶,也是覺得非常有趣的行為。
鄰居家玥玥去年生了一個寶貝男孩,一家人高興的不得了。就在前幾天孩子過了一周歲的生日,生日的當天媽媽為孩子準備了一份大禮,就是讓寶寶抓周。客廳的地毯上放了各種各樣的東西,其中有人民幣,玩具,撲克還有籃球,包括書籍等物品,看看孩子對什麼比較感興趣,家人們也非常期待。
周歲男寶抓周,拿起一樣東西不撒手,寶媽愁的睡不著覺。
只見孩子看到一樣東西非常好奇,于是爬過去要拿,媽媽以為孩子看到了那個大大的籃球,心想籃球是一項體育運動,如果孩子喜歡體育是一件非常值得鼓勵的事情,想到這里突然孩子停了下來,把籃球旁邊的撲克拿在手里,看著孩子對手中的撲克愛不釋手,媽媽瞬間失望了。
這麼小的寶寶雖然什麼都不懂,在媽媽眼里也是通過這種娛樂方式來給家人帶來歡樂,不過說實話媽媽還是希望寶寶能夠選到一些積極有幫助的東西,比如書后者籃球,用媽媽的話來講,寶寶選擇了撲克,到時候可千萬不要因為貪玩或者賭博走上歪路,那到時候媽媽和家人可是愁的睡不著覺了。
抓周到底準不準?
如果把抓鬮當成是一種迷信認為孩子抓到之后就是喜歡,從而開始從這方面培養孩子的興趣,那麼這種的出發點是錯誤的。其實寶寶抓周的出發點只是對一個東西好奇,那個時候他們還沒有意識什麼是興趣,通過視覺來判斷外界的感知,而不是真的對某個東西產生喜歡,這種是暫時的,如果在讓孩子選擇一次他可能會選擇其他的。
通過抓周的方式只是一種大人的娛樂方式,他不存在任何的未來或者對孩子將來產生什麼影響。在家長心里孩子是天真可愛的,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大人所關注,在孩子心理只是存在好奇,并沒有興趣或者未來可言,所以家長們要把心態放平,不要因為這種抓周娛樂的方式而硬性的對孩子的未來干涉,那樣就違背了抓周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