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在景區當「轎夫」,滿頭大汗「抬著游客」上山:這又是誰的母親?

安妮 2023/03/07 檢舉 我要評論

執筆為劍,寫天寫地寫華年;落棋為子,點兵點將點江山。

01

你見過轎夫嗎?

「身無長物憑力氣,靠山吃山謀生計,只要來者有雅興,滑竿背架隨處取;

來去匆匆氣喘急,抬舉有人上云梯,眼前風景尋常看,山色難填肚腸饑。」

簡簡單單幾句打油詩,將「轎夫」的樸實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這群依靠著超強耐力和體力謀生的人,多是各大景區附近的本土大齡村民。

他們用血肉之軀,為那些無力攀登高峰的游客提供最大的方便,沿著陡峭的山路或者台階,一步一個腳印,將游客送至指定的目的地,從而獲取一些報酬。

而這些報酬,便是他們的唯一收入來源,除此以外,他們很難找到別的能夠賴以謀生的手段。

但隨著互聯網的力量越來越來強大,愿意做轎子的人越來越少,「轎夫們」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

有位轎夫在接受采訪時,朝著鏡頭連連嘆氣感慨道:

「如今年輕人都不愿意坐轎子了,都怕被人傳到網上罵,活兒越來越少,錢越來越難賺了。」

此前在重慶天生三橋景區,有位年輕游客雇轎夫乘坐轎子,一路上迎著路人的指指點點上山,畫面被傳到網上后掀起如潮般的罵聲。

「大家都是人,你憑什麼花錢踐踏人家的尊嚴?讓那麼大年紀的轎夫抬你上山,你怎麼好意思的?」

沒有人在乎年輕游客為體諒轎夫們的不易,在抵達山頂前便提前下了轎子,并主動多付了一些報酬。

在江西萍鄉武功山景區,有位年輕女孩,因為抱不動隨行的寵物哈士奇,便雇轎夫用轎子把狗抬上山,結果畫面被傳到網上,再次因「踐踏窮人尊嚴」被罵到委屈落淚。

輿論浪潮席卷之下,胡蝶效應應運而生。

前來攀登的游客,哪怕再累也不敢乘坐轎子,生怕被人拍下來傳到網上,整日蹲守在景區的轎夫,從白天等到黑夜,也等不來一趟活兒。

但,生活還得繼續。

能尋到別的出路的轎夫,紛紛另謀出路,剩下來的,則是除了抬轎拉活再也找不到其余謀生手段的轎夫。

這群被「剩」下來的轎夫,有男有女,身份各異,但卻有著個普遍的共性——年齡偏大。

02

2月2日,江蘇蘇州木瀆,一位游客在上山途中,看到兩名七旬老婦抬著轎子,一步一步從她身邊艱難走過,往更高的山頂上走去。

這兩位老人穿著樸素,頭髮早已花白,臉上爬滿皺紋,一人在前,一人在后,艱難抬著轎子,轎子上坐著一位相對年輕些的阿姨。

只見她們已經累到滿頭大汗,邁出的每一個步子都極為沉重,踉踉蹌蹌左搖右晃地抬著游客,艱難攀爬著一階又一階的台階,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她們的吃力。

或許是年齡原因,上山途中有很多游客紛紛對她們投來各色眼光,也有游客拿起鏡頭拍攝,但她們不在乎外界眼光,在意的只有腳下的路,肩上的生計。

讓人看得心里極為糾結。

坐她們的轎子吧,怕她們辛苦,于心不忍。到了她們這個年紀本來腿腳就不好使,腰酸背痛已是常態,能夠堅持自己爬山已是不容易,何況還要在抬著一個成年人?

不坐她們的轎子吧,又怕她們賺不到錢,從白天守到黑夜也等不來生意,白白等待。

實在是「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這幾乎是道無解之題。

有網友稱想自己花錢,讓兩位老人坐,他和自己老婆抬,結果引來一片嘲諷之聲。

也有網友稱想花錢雇兩位老人把重量較輕的背包抬上去,自己則跟在旁邊和她們一起走,既能照顧她們生意,也能讓兩位老人少些負擔,結果被質疑是道德綁架。

還有網友發出了靈魂拷問:她們是誰的母親?誰又會舍得自己的母親干這種活?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我們無從得知她們的真實家庭狀況,但可以確定的是,她們在生活里摸爬滾打的狼狽樣子,只是千千萬萬個鄉下母親的縮影。

我們鄉下的父輩母輩們,大多沒受過幾年教育,沒讀過幾本書。

年輕時依靠著體力勞動尚且能勉勉強強將兒女撫養長大,年老時想方設法地想為兒女買車買房添補一些,減輕些兒女的壓力,卻發現她們能夠勝任的謀生手段實在少之又少。

哪怕是枯燥的流水線,也會因「年齡過大」為由,將她們拒之門外。

出于對現實的考量和無奈,出于能補貼一些是一些的想法,她們并不允許年齡已大的自己閑在家里,于是認知以內能夠獲得收入的途徑,便成為她們眼中最好的謀生手段。

即便是抬人上山這樣的轎夫活計,即便累到滿頭大汗腳步踉蹌,即便一天下來渾身酸痛難忍,為了補貼生活,她們依然樂此不疲。

這種偉大尤為讓人心酸,卻常常出現于我們鄉下的父輩母輩身上。

03

作家劉亮程曾寫道:

「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力,孤獨地過冬。」

人生實苦,蕓蕓眾生背后有萬相,各人有各人不為人知的隱晦和悲苦,到處是真苦難,假歡喜,皆在負重前行。

這一次,我無法譴責那些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人,看著那兩位艱難抬人上山的七旬老婦,恐怕誰也無法理性說出那句「讓商業回歸商業,讓道德回歸道德,別砸了她們飯碗」的話。

局外人只感到悲憫和無力。

而為人子女能做的則是,在有能力有機會的時候,能多賺些錢就多賺些錢,能多往上爬就努力往上爬一爬,能報喜就不對父母報憂。

因為,你的生活狀況以及賬戶里的余額,直接決定著父母將如何度過晚年生活。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