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但由于生活壓力比較大,很多家庭仍然只有一個孩子,孩子自然就成為了父母的「心頭肉」。
有些父母特別溺愛孩子,只要是孩子提出來的要求,父母都會想辦法滿足,然而這種溺愛的行為,不僅不是對孩子好,反而會害了孩子。
為了讓兒子去上學,媽媽下跪1小時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了這樣的一件事:兒子坐在椅子上玩手機游戲,把兩條腿放在另一把椅子上,一副桀驁不馴的樣子。
媽媽則是跪在兒子的身邊,雙手放在腿上,特別的卑微,媽媽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兒子能夠放下手機,回到學校上學,但是兒子并沒有理會媽媽,仍然在玩著手機,就像是沒看到媽媽一樣。
有人說,這位媽媽已經給兒子下跪1小時了,而孩子的爸爸就在旁邊看著,沒有上前勸阻妻子,也沒有去教訓兒子。
更讓人生氣的是,兒子不僅沒有聽媽媽的話,還把媽媽給自己下跪的畫面用手機拍了下來,然后發在了自己的朋友圈當中,并且配上文字:開心每一天。就像是在「炫耀」一樣,可能這個孩子會覺得媽媽給自己下跪,證明自己很厲害,真是悲哀。
最終,有人把這位媽媽扶了起來,這件事才告一段落。很多人都在批評這個孩子不孝,竟然讓媽媽給自己下跪,但是從男孩對媽媽冷漠的態度當中能夠看得出來,他平時受到了父母的溺愛,所以才會變得這樣,根本不懂得什麼是孝順父母。
父母的哪些舉動會給孩子埋下不孝的「根」?
孩子將來孝不孝順,和小時候接受的家庭教育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父母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那麼孩子將來就很有可能不會孝順父母。
1、溺愛孩子
孩子需要父母的關愛,但是有些父母對孩子「關愛過度」,慢慢變得溺愛孩子,即使孩子提出來了一些無理要求,父母為了能夠讓孩子開心,仍然去滿足孩子,孩子慢慢會覺得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應分的,將來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付出,更不會去體諒父母的辛苦,很難去孝順父母。
2、包庇孩子
孩子年齡小,思想不成熟,犯錯誤是經常的事,這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些父母總是覺得孩子小,不懂事,不能對孩子要求太高,于是當孩子犯了錯誤之后,父母會包庇孩子,不讓孩子接受懲罰,孩子會覺得即使自己犯錯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最終會形成扭曲的三觀,變得為所欲為,不會把父母放在眼里,最終釀成大錯。
3、在孩子面前過于卑微
還有些父母特別喜歡「求」孩子,只要孩子能夠聽話,自己做什麼都行,認為自己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好。這樣的父母在孩子的面前過于卑微,會影響自己在孩子心目當中的形象,父母沒有威嚴,自然就管不聽孩子,孩子慢慢會變得自大、目中無人,長大后不會替父母考慮,更不會心疼父母。
想要孩子變孝順,父母要做到這幾點:
1、以身作則
父母平日里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孩子看在眼里,別看孩子年齡小,但是會在潛意識當中模仿父母,父母如果能夠做到孝順老人,那麼孩子受到了父母的熏陶之后,就會知道「子女應該孝順父母」的這個道理,孩子長大之后會和父母一樣有孝心。
2、適當向孩子索取
父母不要總是認為自己應該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父母在對孩子付出的同時,也應該適當向孩子索取,讓孩子知道所有的東西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夠得到,而不是事事依靠父母。父母這樣做了之后,孩子會懂得感恩,感謝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將來會對父母好,成為一個有孝心的孩子。
3、接納孩子的缺點
沒有人是完美的,小孩子更是如此,每個孩子都會有一些缺點,父母要接納孩子的缺點,不要去埋怨孩子,多去發現孩子身上的長處,不斷稱贊孩子、鼓勵孩子,這樣做會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孩子在父母的教導之下也會變得越來越優秀,長大之后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自然就會懂得感恩父母。
最后我想說,教育孩子要講究方式和方法,父母在孩子面前越卑微,就越教育不出好孩子,反而會害了孩子,該嚴厲的時候要嚴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