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很多人的思想觀念,都普遍開放起來,對于老一輩人傳下來的「養兒防老」的老舊思想,也慢慢發生改變,很多人都不再追求生男娃,甚至當下還出現一種「重女輕男」的熱潮。
而在當下婚嫁普遍很現實,很多人覺得生女兒才是最大的贏家,父母的一生不僅要為兒子貼很多錢,還得不斷的操心兒子的事業和生活。而女兒嫁人了還有不少彩禮拿回家,而且往后也不需要父母操什麼心!
那麼只有女兒的家庭,真的會如此美好嗎?
表面上來看,那些只有女兒的家庭,女兒出嫁后,是不用操心什麼了,可在這種輕松和自在的情況下,很多人卻忘了晚年養老這件事!雖然說兒女都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和責任,但是在當下社會,兒子贍養父母一直是很自然的事,而女兒贍養父母,卻一直是個難題。
一位70歲的過來人張大爺,這樣傾訴道:只有女兒的家庭,到了晚年可能會面臨4大難題!
來自張大爺的自述:
我今年70歲,老伴68歲,都是企業的退休工。
我們這一生只生育兩個女兒,當時家里人也好,還是周圍的親戚朋友也罷,都覺得我們很不幸,畢竟那時候還存在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大家都覺得家里有兒子,才是完美的。
我們兩夫妻一開始也是這樣想的,但是礙于政策的影響,一直沒敢再要,後來漸漸卻發現,其實只有女兒的家庭,反而才是最自在的。
我的兩個女兒,懂事又出息,從小成績都很好,可以說是周圍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後來她們姐妹倆更是沒有辜負我們,紛紛考上大學,畢業更是都進入了體制內工作。大女兒去當了公務員,小女兒則去了醫院,工資收入都很不錯,比很多人家的兒子都優秀。
女兒優秀,對我們也很孝順,在過去我們一直住在老單位房里,女兒們出門工作后沒幾年,就給我們換了套房子,雖然房子不大,但卻是她們姐妹全款買的,我們夫妻倆一點也沒操什麼心,更沒出什麼錢。剛買房時,周圍人也紛紛羨慕不已,說我們生女兒,真是生對了。
而我的兩個女兒,也都很顧著我們,為了讓我們過得好,一個個的都很晚嫁人。并且,她們工作后,每個月不管我們缺不缺錢,都會挨個打錢過來,每個月不多,也就5000來塊,兩個女兒就10000多。
為了陪伴我們,她們一有假期,也都是往家里跑,每次她們回家,就是我和老伴最開心的事,因為她們特別有孝心,大包小包的,總是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吃的喝的用的,讓人很是享受。
原以為這樣的日子挺好的,可是當她們紛紛嫁人后,一切都變了。小女兒先結婚的,剛開始小女兒的工作還在我們這邊,每到輪休或休假,小女兒都會回家住,可當女兒跳槽到女婿那邊工作后,回家的次數就少了。
因為女婿是隔壁市的,距離200多公里,雖然開車也就幾個小時的事,但小女兒卻不會有事沒事回家了,頂多節假日會回來一趟,一年也能相聚個5-6次。
可是,當小女兒生了孩子后,這娘家就成了她遙不可及的家一樣,只有過年「回娘家」才會回來了。有時候,遇到過年上班,可能還會等不到她回來。
那時候,大女兒回來陪我們過年,總會開玩笑說小女兒,是有了老公,不想娘家人了。還信誓旦旦的說,她以后肯定不會遠嫁,一定會找個附近的老公,然后隔三差五就回娘家陪我們,年年過年都回娘家過,我笑她干脆招個上門女婿給我們,大女兒也說有機會肯定會。
然而,女大不中留,大女兒不久后也談了個男朋友,而且還是北方的。原本我們是很不想她遠嫁的,但是看到大女兒都30出頭了,怕干擾這段婚姻,她就不好嫁人了,最后任她選擇。
大女兒比小女兒要孝順我們,剛嫁人后,也和女婿商量房子買到附近,留在我們身邊。原本大女婿也認同的,可親家母卻一把把女婿拽回他們那邊買房了,雖然這件事讓我們很失望,也讓大女兒很生氣,但我們卻還是勸導大女兒,說還是要顧著婆家人的感受,畢竟哪個做父母的會讓自己的兒子去女方那邊安家,都是希望留在身邊的。
後來,大女兒婚后沒幾年,就搬去了女婿那邊生活了,而這回家的次數,比小女兒更少了,一年一次,或者兩年才回來一次。
而家里的生活,就只剩我們兩老人,冷冷清清的,讓人過得有點難受。平時需要年輕人做點事,也找不到誰,最后只能厚著臉皮拜托親戚朋友。
我們曾經想過粘著女兒生活,當她們生娃后,我和老伴都非常主動請纓的想幫她們帶娃,可是親家兩口子,比我們還快,早早就搬進去同住,再苦再累都沒讓我們過去幫忙。這讓我們很是失望,感覺孩子都帶不上,以后想要跟女兒生活的機會就少了。
也果然是這樣,我們偶爾會去女兒家做客,但每次都住不了多久,以前女兒沒生娃時,親家不再身邊,我們曾嘗試在女兒家住過一個月。但孩子出生后,親家呆在女兒家了,我們卻沒辦法住太久了。
不是說親家母不好相處,或會趕我們走,而是面對親家,我們這娘家人,總會有種客人的感覺,一起生活,那種客套和被照顧的感覺,也哪哪都不自在。說白了,就是「寄人籬下」的感覺。所以,去過幾次后,我和老伴就不大喜歡去了。
而這種不自在,慢慢也衍生到我們自己家里,每年女兒拖家帶口回來,我們表面是很開心,也很想象從前那樣寵愛女兒。但是女婿在,這種親近卻讓我們沒辦法表現出來,總是會把女兒女婿當成親戚一樣相處,各種客套和小心翼翼,生怕做錯啥事,說錯啥話,讓女婿厭煩,讓女兒難做人。
漸漸地,我們和女兒就成了各自安好的兩家人,不敢像從前一樣依賴著,也沒辦法去依靠女兒們。
即使我們兩夫妻生病了,我們都很少會告知給女兒,因為說了她們會擔心,而且還可能會影響她們的家庭,畢竟我們生病了,女兒們肯定需要出錢出力的,而她們又都隔著老遠,回來照顧我們就得耽誤工作和家庭生活,而花的錢也少不了!
前幾年,老伴生病住院,我實在沒辦法了,就告訴了兩個女兒,我的心愿是想她們回來幫我伺候下老伴。
然而,兩個女兒都是想回來的,但婆家都不讓,紛紛說給點錢給我們請護工就好。大女兒是個很孝順的女兒,不顧婆家人的意見跑了回來,可卻和婆家人起了矛盾,因為大女兒生了二胎,把兩個孩子都丟給公婆,然后家里又買了新房子,壓力很大。大女兒這麼一回來,不僅耽誤了工作又影響了家庭。
所以,去年,我不幸摔傷后,我情愿咬咬牙請護工,也不讓女兒知道了。
但是想著日漸衰老的夫妻倆,往后肯定會變得不能自理,而到那時候,我們又該怎麼辦?請保姆養老,或去養老院,我們倆的退休金確實剛剛好,但是有個病痛需要花錢,就不夠了。
女兒們嫁人前說過,會贍養我們到老,但是看到她們各自的生活后,我們真的不敢去奢望她們來贍養。現在的我和老伴,只能希望有一個人不能這麼快老去,要生病也只能一個人生病,這樣另一個人還是照顧得來。
過去因為兩個出息的女兒,讓我們自豪過和享受過,但如今老了,我們卻也凄涼過。也許這就是只有女兒家庭的境遇,有好有壞,有喜有悲。
如今晚年的現狀,讓我發現只有女兒的家庭,老了可能都會面臨這4大難題,不管女兒孝順與否,出息與否,都很難避免。
1、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女兒嫁人了,就成了別人家的了,想要她們履行女兒責任,就會變得很難。畢竟人家有公婆要伺候,有小家要去經營,而且家庭主導方向,也往往會隨著丈夫而傾向婆家,很難讓女兒偏向娘家。
2、女婿不是兒子,永遠無法完全交心,更沒辦法完全依靠。生女兒的父母,都覺得只要對女婿夠好,女婿就能像兒子一樣顧著他們,可是沒有血緣的關系,就是兩家人的關系,再親近,也始終無法完全交心的,有啥事也很難依靠的住。
3、女兒給父母的贍養,會越來越少。雖然很多只有女兒的家庭,都能得到女兒的贍養,每個月多少都會出點錢給娘家父母,但是剛開始會很多,后面嫁人后就少了。不是說她們嫁了人就忘了爹娘,而是她們身上的壓力大了,還有女兒家始終沒有男兒掙得多。
4、聚少離多,關系冷漠將成為常態。女兒嫁人了,所有時間都會向婆家傾斜,不管女兒多孝順,多顧家,她們都沒辦法經常回來,遠嫁的就更不用說。
而相聚少了,與女兒之間的關系,就會被時間消磨掉,被新的事物和感情給替換,雖然她們還會念著父母恩,但卻沒辦法做到像從前那般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