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養老院才知道:「有錢的老人」住在養老院里,比沒錢的老人要痛苦

安妮 2023/03/10 檢舉 我要評論

前言:

七十五歲的吳阿伯說,自從他住進了養老院之后才發現,原來在養老院里,有錢的老年人,比沒錢的老年人要痛苦。吳阿伯為什麼會這樣認為呢?聽聽他怎麼說。

吳阿伯:

我今年七十五歲,去年的二月份,老伴突發腦溢 血,匆匆地離開了人世。老伴在世的時候,都是老伴在家里做家務,我在家里,向來是甩手掌柜的角色。老伴走了,再也沒人給我做飯,想到養老院里有吃有喝的,還不用我動手,于是,我就決定去養老院里養老。

我每個月的退休金,有五千八百塊錢,這些錢,足夠我支付住在養老院里的費用。我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兒女們,兒女們都很開明,非常支持我去養老院里養老的決定。

兒女們說,到了我這樣的年紀,不需要活得太沉重,自己怎麼開心就怎麼過,無論我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他們都會無條件地支持我的決定。

兒女們幫我挑選了一家中檔的養老院,這里的硬件設施相當不錯。養老院里,總共有五層樓,樓里有電梯,有棋牌室,有多功能活動室,娛樂活動豐富。

我的退休金,完全可以選擇住在單間里,但我仍然住進了四人間。我是一個不甘寂寞的老頭子,不喜歡一個人住在單間里。住在四人間里,不僅有人聊天,價錢也便宜,我覺得挺好的。

和我同住的,有老劉,老李和老張三個人。老劉和老李的經濟條件都不錯,老劉年輕時經商,積累下了不少的財富。老李退休以前,是單位里的一把手,如今每個月的退休金過萬。

相比老劉和老李,我和老張的經濟狀況,要遜色得多。我除了一套房子和每個月五千八百塊錢的退休金,就別無長物。我的存款,為了給老伴治病,也早就花光殆盡。

老張的經濟狀況,比我還不如。他每個月的退休金,只有一萬三千多塊錢。唯一的自住房,也給兒子做了婚房。

我原本以為,老劉和老李那麼有錢,他們的晚年生活,肯定比我和老張過得幸福得多。可是,自從我住進了養老院之后才發現原來,事實并非如此。

老劉雖然有錢,但他的財富,卻成為了他安度晚年最大的絆腳石。老劉說,他有三個兒女,他們全都是貪得無厭的人。雖然是手足親情,但他的三個兒女,卻經常為了爭奪財產而大動干戈。

老劉還沒死呢,兒女們就天天逼著他立遺囑、分家產。老劉明知道,兒女們是這樣的人,哪里敢早早地將財產分給他們呢?無論他如何分配財產,兒女們都不會滿意。

大兒子認為自己是老大,自己的孩子,是長子長孫,理應多分財產。小兒子認為自己生了兩個孩子,家庭負擔重,自己才是應該多分財產的那個人。兩個兒子,一致認為,老劉的財產,只能分給兒子,不能分給女兒,可女兒卻不這樣認為。

兒女們認為,老劉已經七十三歲了,到了說走就走的年紀,是時候立下遺囑,將財產做一個明確的分配。只有將財產分配到各人,他們的心里才會踏實。

為了逼老劉立遺囑,兒女們隔三岔五跑到老劉家里,為了這件事情,跟他鬧個沒完。老劉不敢立遺囑,因為無論他的財產如何分配,兒女們都不會滿意。

為了躲清靜,老劉就想到了去養老院里養老的辦法。為了避免兒女們的騷擾,他還特意給自己選了一個三人間,兒女們礙于屋子里有其他人,肯定不會肆意的大吵大鬧。

雖然這樣的做法,確實避免了兒女們肆意的大吵大鬧,但是,他們來養老院里看望老劉的時候,除了讓老劉立遺囑,就沒別的話說。

老劉認為,自己還沒死呢,兒女們就讓自己立遺囑,仿佛巴不得自己早點死似的,心里很是窩心。所以,每次兒女們來養老院里看望他,他都避之不及,恨不得他們永遠都不要來才好。

老劉告訴我,在他的有生之年,絕對不會立遺囑。等到他死了,那麼,他的財產,兒女們想怎麼爭,就讓他們爭去吧。即使他們為了爭奪財產,打得頭破血流,反正他也看不見了,眼不見,心才不會煩。

老李雖然也很富有,日子卻過得比老劉還不如。老李在老伴去世之后,曾經找了一個二婚老伴,和二婚老伴共同生活了十年時間。

老李說,他和二婚老伴在一起,日子過得非常幸福。二婚老伴是農村人,非常能吃苦。雖然她沒掙錢,但是,老李認為,自己一個人住著,肯定是要雇保姆的,如果雇保姆照顧自己,每個月的工資都不是小數。

如今自己找了一個二婚老伴,每個月只需要給二婚老伴4千元的零花錢,她就將自己照顧得妥妥貼貼的,這不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嗎?

起初,老李再婚的時候,兒女們聽說,老李每個月只需要給二婚老伴4千元的零花錢就行,倒是沒反對他倆的婚事。

可是,前年,二婚老伴的兒子得了一場重病,治療費花了九十多萬,這些錢,絕大部分都是借的。二婚老伴哭哭啼啼的哀求老李,讓老李幫忙還上這筆錢。

老李心一軟,就給了二婚老伴九十萬,讓她把錢給還上了。這件事情,老李原本不打算告訴兒女們,他的心里非常清楚,若是被兒女們知道,他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可兒女們卻從旁人的口中,得知了這件事情,自此之后,老李和二婚老伴的好日子,就到了盡頭。自從兒女們知道,老李給了繼母二十萬之后,就天天都跑到家里來鬧,逼著繼母還錢。

老李的二婚老伴,是一個沒有退休金的鄉下婦女,她哪里有那麼多的錢還?被繼子們逼急了,她就只能心一橫,說要錢沒有,要命一條。就因為這句話,老李的兒女們,將繼母打得腰椎骨折,住進了醫院。

繼母要告繼子們故意傷害,還要跟老李失婚,說這樣的事情再發生一次,她的命就沒了。為了息事寧人,老李只好又拿了五十萬,作為給二婚老伴的補償,并且在她的要求下,辦理了失婚手續。

老李的兒女們,不說自己這事兒做得不對,反而認為是老李犯下的錯。他們以老李糊涂,看不住錢為理由,逼著老李交出退休金存折,每個月只給老李一萬三千塊錢過日子。

老李說,他和二婚老伴都失婚了,自己的錢,又怎麼可能被別人花掉呢?兒女們不依,說老李沒定性,萬一以后又著了哪個女人的道,家里的錢財就會改性。

老李不愿意交出退休金存折,兒女們就三天兩頭跑到家里鬧。老李沒辦法,只好跑到養老院里躲清靜。

他以為,自己住進了養老院,兒女們就再也騷擾不了自己。可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兒女們并沒有因為他住進了養老院,就此放過他。

兒女們逼著老李回家,說他放著自家的房子不住,卻跑到養老院里住,根本就是浪費錢。如果老李堅決不回家,就要把他的房子賣掉,將賣房的錢給分了。

老李不同意賣房子,他想,萬一自己在養老院里住得不滿意,還能有個退路。如果賣掉了房子,不僅賣房的錢,自己拿不到一分,以后也沒有了回家的退路。

兒女們見老李既不回家,也不同意賣房,就總是跑到養老院里鬧,讓老李不堪其擾。可是,這種事情,即使告到法院,也屬于家庭內部的糾紛,根本管不了。老李除了唉聲嘆氣,說自己教子無方,就別無他法。

相比老劉和老李的遭遇,我和老張在養老院里的日子,卻過得極其滋潤。我住的房子,是單位里分的宿舍房,不值幾個錢。正因為如此,兒女們才不會惦記我的財產,不會逼著我立遺囑。兒女們每次來看望我的時候,都會給我帶好吃的,對我的態度極好。

老張的兒子,對他也相當不錯。每次來養老院里看望老張的時候,都會給他帶來一些水果啥的,給他打打牙祭。

老張唯一的房子,在兒子結婚的時候,給他做了婚房,自己則一直住在出租房里。老伴去世之后,老張也老了,加上一個人住在出租房里著實寂寞,這才退掉了出租房,住進了養老院,打算在養老院里終老。

有時候,趁著老劉和老李不在房間里的時候,我和老張就會互相打趣,說幸好咱倆沒錢,若是有錢,肯定會和老劉和老李一樣,不僅吃不到兒女們的一只水果,還要隔三岔五的被兒女們吵鬧。

自從我住進了養老院之后,才發現,一個人的晚年生活是否幸福,并不是由金錢的多寡來決定的。老年人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如果有不孝的兒女,也很難擁有幸福的晚年。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