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幾塊破塑料嗎?」熊孩子摔壞親戚15萬手辦,家長護短拒賠償:他還是孩子

安妮 2023/03/01 檢舉 我要評論

說到「熊孩子」這三個字,往往讓很多人非常頭疼,有些小孩是調皮,也有一些小孩明知道后果卻還故意搗蛋,如果家長不及時教育,最后受害的也只有孩子。

王先生夫妻在40多歲的時候才生下一個兒子,因此在教育小孩時非常寵愛,甚至到了溺愛的地步。不管小孩犯了什麼錯,王先生總能原諒,只要小孩要的東西,家人也都一一滿足,在這種家庭教育下,小孩變得非常自大。

王先生有一個堂弟特別喜歡手辦,再加上經濟條件不錯,因此家中有一個專門放手辦的柜子。這周末王先生帶小孩去堂弟家里做客,進門的時候,堂弟不斷囑咐小孩不能亂碰房間里的東西。小孩嘴巴上答應著,進門之后非常好奇,一會兒這個房間轉轉,一會兒那個房間轉轉。

來到其中一個房間,小孩看到柜子里面擺滿了很多玩具,于是便打開柜子,拿出了幾個玩具,其中幾個手辦被熊孩子拆得亂七八糟。要知道這些手辦是非常昂貴的,熊孩子直接摔壞了親戚65萬手辦,堂弟發現之后特別生氣,要王先生賠償。

但沒想到家長卻護短甚至拒絕賠償: 「不就幾塊破塑料嗎?哪有你說的那麼貴」。說完王先生帶著小孩直接回家了,連一句道歉都沒有說。一個好好的孩子,之所以會變成熊孩子,跟家庭教育肯定有脫不開的關系。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熊孩子?

1、父母太溺愛

有很多家長總仗著孩子年齡小,以年齡為借口,去推脫小孩的責任,家長不想讓小孩為錯誤買單,而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他們對孩子缺少管教,對小孩太溺愛。可見很多熊孩子之所以做出傷害別人的事,都是因為父母無原則的溺愛。

2、隔代教育出現問題

一個小孩的性格形成以及他們的行為方式也受隔代教育影響,大多數爺爺奶奶帶小孩子都比較寬容。再加上思想落后,沒有先進的育兒理念,在帶小孩時不知道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對的,慢慢的就將小孩養成了熊孩子。

熊孩子小的時候有父母保護,但等到他們長大進入社會了,又有誰會去保護他們呢?家長如果不及時教育的話,到最后被毀掉的只有小孩的未來。

家長應如何教育小孩?

一:樹立規矩

無規矩不成方圓,家長一定要讓小孩學會最基本的規矩以及禮儀,比如在家中吃飯的時候,如果桌上有長輩,那麼不可以先動筷。去別人家里做客時,不能隨便碰主人家物品,更不能進入人家的房間。

通過這些日常小事,家長堅持培養小孩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一切都會滲透到孩子的性格以及教育中。

二:讓他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生活中,如果小孩因為自身行為作出了一些錯事,家長千萬不要急著去替他們遮掩,一定要讓小孩擁有承擔意識,讓他們主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即便再小的事情也不可以疏忽。

只有這樣,小孩才能明確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一旦做了,就得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買單,那麼等他們以后遇到類似事情的時候,也能學會三思后行,更不會做出傷害他人的事。

優秀的小孩是被培養出來的,而在一個優秀小孩的背后,肯定也有一位善于教育的父母,優秀的父母知道,身教的作用大于言教的作用,也會用自身行動去影響小孩。父母想讓小孩變成什麼樣的人,那麼自己首先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起到榜樣作用。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注明,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